郑州华肤皮肤病医院logo
您现在的位置:郑州皮肤科医院 > 皮炎 >
医院简介
郑州华肤皮肤病医院简绍
郑州华肤皮肤病医院是目前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家中医皮肤病专科医院,同时也是首家获得卫生部授权国家临床重点中医皮肤病专科的医疗机构。...[查看更多]
最新资讯
神经性皮炎的诊断要点及防治
郑州皮肤科医院介绍,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详细]
热门推荐阅读
皮炎

药物性皮炎的病因、症状及预防

来源: 皮炎 《科普文集》 发布时间:2017-01-03

   郑州皮肤科医院介绍,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任何途径进入人体内,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各个系统。药物性皮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发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占多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急,皮疹多样化,大多呈全身性、对称、广泛分布。中医称本病为“中药毒”“药毒”。

  一、病因

  引起药物性皮炎的药物种类很多,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致敏药物常见的有:

  1.解热镇痛药: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类的发病率高,主要成分大多是阿司匹林、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及保泰松等;

  2.硫胺炎:以SMZco为主;

  3.抗生素类:以青霉素类特别是氨苄西林引起的较多;

  4.安眠镇静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甲丙氨酯等;

  5.生物及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毒素、抗蛇毒血清、狂犬疫苗等;

  6.中药:中药注射液有柴胡、复方地龙、板蓝根、穿心莲等;中药饮片有葛根、天花粉、丹参、毛冬青、紫草、防风、青蒿、大黄、蓖麻子、鱼腥草、蟾蜍、白蒺藜、益母草等;中成药有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等。

  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有变态反应、毒性反应、光感作用等,其中主要是变态反应。

  二、症状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种类较多,但发病前一定有用药史,都有一定的潜伏期,第1次多在4~20天发生,重复用药则潜伏期大为缩短,常24小时内发病。发病突然,皮损大多对称,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大多有发热、倦怠、全身不适、瘙痒等前驱症状或伴发症状。部分严重病例可有黏膜损害,常伴有内脏及组织反应,如肝、肾、心等损害、关节炎及造血系统障碍,甚至可能出血性脑炎,也可累及指趾甲、毛发等。

  药物性皮炎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固定型药疹

  又称固定性红斑型药疹,是药物性皮炎中常见的一种。复发率较高。服用某种药物后,在一定部位出现过敏性皮疹,其后再用此类药时,仍在原部位出现者,即为固定型药疹。常见致敏药物多为磺胺类、解热镇痛、巴比妥类。皮疹特点是局限性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每次服用同样药物后则在同一部位发生,随次数增多,也可扩展到新部位,消退时留下紫黑色色素沉着斑,经久不退,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而以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周、外阴、肛门周围等处特别多见,约占80%。其次是指间、手背、足背、躯干等处。大多无全身症状,自觉症状轻微,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痒感及灼痛感。

  2.荨麻疹型药疹

  较常见,多由青霉素、血清制品、痢特灵及水杨酸盐类等引起。其皮疹特别类似急性荨麻疹,但较一般荨麻疹色泽红,持续时间较长。自觉疼痛,可伴有刺痛、触痛。也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常见肘、膝关节、肩关节、颞颌关节,也可影响髋、腕、指关节等,局部表现红肿、压痛,轻度活动障碍,浅表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少数患者可与过敏性休克同时发生。

  3.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

  为常见的一种药疹,皮疹呈弥漫性鲜红色斑或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形态如麻疹或猩红热。皮疹数目多,范围广,可由躯干扩展到四肢,以躯干为主,多有剧烈瘙痒。多由解毒镇痛类、巴比妥类、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引起。

  4.湿疹型药疹

  常由外用药引起如外用磺胺或抗生素软膏等,局部接触敏感,发生湿疹样皮炎,再内服或注射同一类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则可发生泛发的湿疹样皮损,表现粟米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常融合成片,泛发全身,可有糜烂渗液。

  5.多形红斑型药疹

  为较重型药疹。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解热镇痛类药引起。表现为豌豆大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境界清楚,对称性发生于四肢伸侧、躯干、口腔及口唇,有痒痛感,常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侵入眼、口、外阴黏膜,发生水疱糜烂,剧烈疼痛。

  6.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属严重型药疹,常有磺胺类、解热镇痛、抗生素、巴比妥类引起。其特点是发病急剧,1~4天可遍发全身,皮疹初为弥漫性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疹,很快融合成片,而呈棕黑色。表面出现疱膜菲薄、松弛性水疱、大疱、形成皱纹样外观,大疱极易破裂,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擦掉,露出红色糜烂面,酷似二度烧伤。口腔、支气管、食管、眼结膜等黏膜以及肝、肾、心、脑常同时被累。重症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因感染、毒血症、肾衰竭、肺炎或出血而死亡。

  7.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较少见,为严重型药疹。多由苯巴比妥、磺胺、苯妥英钠、保泰松、对氨基水杨酸钠、青霉素、链霉素等药引起。潜伏期长,第1次发病常在用药20天以上。虽发病突然,但发展缓慢,经过缠绵。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恶寒、高热、呕吐、恶心,有的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肝大、黄疸等。皮疹有一个典型的剥脱阶段,早期常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剧,皮损由鲜红变为棕红,肿胀,大量脱屑,有的呈干性剥脱,即在手足部大片状手套式剥脱,可持续一个月,重者毛发、指甲都可脱落;有的呈湿性剥脱,即出现水疱及广泛性糜烂渗出。停用致敏药后,消退仍较慢,常遗留弥漫性暗红色色素沉着,经久不退。

  三、预防

  1.对药物的应用要严加控制,不可滥用药物,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

  2.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者,应尽量避免再度应用此种药物,对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也应避免使用。

  3.对任何原因不明的皮肤发疹及难以解释的某些慢性及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均应考虑其药物因素,特别是用过某种致敏药物者。

  4.注意各种药物的早期症状,如使用某些过程中,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排查药物性皮炎,并予以适当处理。

  5.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普鲁卡因、抗血清等,在使用前应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皮肤试验。